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网站
会员风采
您当前所在位置是: 首页 > 会员频道 > 会员风采
真心换真情 帮扶结硕果
发布时间:2019-04-16     来源: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    浏览数:    分享到:

—记永新公司驻烟阁乡大山桥村扶贫工作组长周太平

 1557845276320156.jpg

周太平,男,现年50岁,中共党员,国网永新县供电公司驻永新县烟阁乡大山桥村扶贫工作组组长。大山桥村位于烟阁乡的东北部,全村管辖23个村民小组,有农户834户3129人,贫困户114户426。该村主要经济来源以农作物和劳务输出务工为主,产业发展结构单一,村集体经济空白,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村。

真心扶贫,体验村民生活

他刚到村里时,对村上情况不熟悉,为了了解村情民意,周太平每天深入农户走访,村里一些村民看见周太平,不以为然的说道:“看你过惯了城里生活,肯定呆不了多长时间就走了。”听到这话,周太平暗下决心,一定要让群众认可并接受自己。

为尽快进入角色,周太平坚持吃在村里,住在村里。那一时期,恰逢周太平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卧病在床,家中大小事情全靠他的妻子一个人担负着。而周太平一门心事扑在村里,不分白天昼夜,走村入户上门了解村民们的生活情况和主要经济来源情况,并整理建立民情民意档案。群众反映什么?自己重点解决什么?群众最期盼什么?周太平主动去谋划什么!只有让群众富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随着对群众生产生活现状的了解,让周太平对农村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,扶贫工作思路和方法也随之进行了调整,也让村民们对周太平有了深刻的印象。

勇担扶贫“第一责任”

富村必先富民,民富才能村强。两年来,周太平始终把发展经济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为第一要务。村里主要以水稻、蔬菜、油菜等农作物为主,产业发展结构单一,收益少,经过仔细调研思考,周太平提出了“贫困户+合作社+基地”模式,实现贫困户入股永富白茶62户,生龙种养92户,益众种养113户产业合作社;建设50亩葡萄基地1个,全村15户贫困户安装总计容量71.76KW的光伏发电,集中安装26KW光伏发电站,户均预计增收3000元/年的集体经济产业。并帮助大山桥村解决了安居、教育、医疗保障、电力等问题和困难。

不觉已,驻村已满两年。两年来,周太平走遍了全村每一条路、每一道沟,在今后的驻村工作中,周太平继续坚守岗位,不忘初心,以热血和汗水换取大山桥村美好的明天。

(作者、摄像龙菲)

(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推荐)